《资本论》

作为经典的《资本论》,可惜自己的认知阅历很多地方都看不懂,可还是有所收获。

1、对马哲政治经济学一些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之前自己在网络上总是看到声讨资本主义的内容,广为人知的“996”,但那时候的自己对此完全没有概念。大学学习马哲的时候只是想着我是计算机专业的,这些文科类的知识对自己没用,所以纵容自己上课不听,课下也不会真正花时间了解。真正学习了解后才知道知识的魅力。

这本译本的好处之一就是,文字中加入了照片图片画作等,有彩色有黑白,通过视觉有助于我这样的政经小白理解,了解过去的资本主义及其剥削和过去的历史面貌。

2、开始慢慢关注新闻,除了高中强制性的每晚30min的新闻联播,以前的自己是从不看新闻的。慢慢对新闻时事感兴趣,开始看bilibili观察者网的新闻(刚开始关注了观察者网的账号,但是动态实在有点多,一天就有好几条。自身的原因不是很喜欢总是被打扰,如果我每次看到动态就去看那条新闻,估计是很难专注于自己的事。于是就取关了想看新闻的时候直接搜索看看最近的时事)。

3、发现当下的自己还是功利性的阅读。这本《资本论》只读了对自己有帮助的66%,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应该是难以全部读完了。不过经典永不过时,后面有疑惑时重新阅读。

理论始终是要与实践结合的。以为自己读了一点点书后自己的价值体系在慢慢生长,可以不恐惧不焦虑,慢慢来,抓住大学最后难得的读书时间。可就是静不下心来,一旦看的书不是专业书籍或者对自己的当下没有帮助的书,就完全无法沉浸进去看书,整个人好像完全处于漂浮的状态,没有全神贯注的心流。以为自己可以坦然面对,可当世俗的压力袭来时,自己还是会手忙脚乱无力应对。所以将书中的知识真正应用才是真的吸收了书中的智慧,一遍遍告诉自己慢慢来。值得庆幸的是:读书真的可以让自己慢下来。

《用得上的资本论:当代社会人生活指南》

读不懂马克思写的《资本论》,而《用得上的资本论:当代社会人生活指南》阅读和理解都比较容易。作者借助社会热点,从当代社会生活解说了资本主义,对于想要初步了解资本主义真面目还是很有帮助的,推荐。

这本书只能说对于当时的我是有价值的,自己认知有限,况且还没有正式进入社会工作。当时读完这本书的确是产生了对工作的恐惧,尤其

企业并不关心员工自己有什么理想,只关心员工能不能实现企业的理想(本书作者)

资本增殖的价值来自于劳动者,但是资本增殖的收益却归属于资本家”(本书作者)

总体工人从而资本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个人生产力上的贫乏为条件的(马克思)

于是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根本不需要全面运用自身的智力,也不会增长其他领域的见识。在本职工作上的敏锐与博学,只会换来在其他领域的迟钝和无知(本书作者)

读了很少的历史,看了毛泽东、邓小平的传记(但还没全部读完),对当时所做的事产生了怀疑。读伟人的故事伟人的传记,对自身的人生追求人生价值的确产生了很大影响,朦朦胧胧好像有自己的想法了,因为从小到大就是按部就班上初中高中大学,自己如同没有思想的人,被时间裹挟着前进。2021上半年笃信不疑的事情到了下半年就觉得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了。可当时的自己根本就没有大量时间阅读寻找答案,原来的价值体系崩塌可又没有新的来支撑,导致那段时间挺痛苦的,大概是看不到前进的动力,可还是一天天过来了。意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的一个,应该过好每一天,更应该感恩。一切不过是自己主观臆想的对于未来和社会的恐惧,事实是自己遇到并结识的大部分人都很好,给予自己帮助陪伴自己成长。

后面想想这本书本就是解读经典,自然会带有作者个人的主观看法。作者的价值体系对于自身是合适的,但对于其他不同的个体就要另题别论了。

渐渐觉得一本书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要看读这本书时自身的认知与价值体系。不同年龄段读同一本书自然有不同的体会。比如有些经典对于自己是晦涩难懂的,可是有些不算经典、直白只适合看一遍的书可能会让我知道更多,打开自己的视野,怪也只怪自己认知的浅薄和思考的肤浅。大概这也算学习的一种方式吧,广泛的涉猎接触别人的文字见解,但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想,尽信书不如无书。

经济再发达,也不过是资产阶级的声色犬马;政治再民主,也不过是资产阶级的金钱游戏;市场再自由,也不过是资产阶级剥削劳动者的自由。只要资本主义存在一天,马克思所记录下的故事就会不断重演,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制度。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马克思在创作初中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就清楚地懂得一个人怎样选择职业,又是怎样为人类服务。他指出:“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大人物;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什么是“伟大人物”,什么是“最幸福的人”。他还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青年马克思写下的一段话。

惊叹于马克思青年时候的志向远大,不由想起了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大概就是伟人吧。生活在和平和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代,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语言是用来用的,而不是考试的。 那段时间正好在读北大韩毓海教授的《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这本书,刚开始读没这个看法,只是惊叹于这位北大教授的文采,书中引用了诗词等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所以读起来文字会有落在自己心里的感觉。在这之后看一本外国翻译过来的书(忘记哪本书了,或许是那本书本来就不太好的原因),越来越发现书还是应该读原版而不是翻译的书(不过也有例外,有些书经过译者的翻译加工也值得阅读),明显感觉到书中是有知识,但缺少了正中内心的感觉。因为语言本身的差异以及译者自身的认知偏差,可能会造成翻译的偏差。突然就很羡慕掌握很多语言的人,这样就可以读不同国家的原版书籍。希望自己再努力一下,尽量习惯用英文去看英文书籍,这样就更能吸收到书籍的知识和体会到文字语言的美好了。

书中最后两篇北大教授和清华院长的“”也很不错(上网查才知道“跋”是“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文章或书画作品的后面”),相比于现在有些书籍前面的“推荐序”,更喜欢这种方式。推荐序有一种我还没读作者的书就有种被人硬塞了对这本书看法的感觉。

因为自己知识积累的匮乏,读一本书吸收的东西很少,有太多自己不懂的地方,果然是为之前的偷懒弥补。 今年的很多个时刻在做某件事读某本书的时候就感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开始,但转念一想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任何时候意识到都不迟,最重要的是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