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ivileged Poor: How Elite Colleges Are Failing Disadvantaged Students

早上写完毕设论文的一部分,中午不务正业但迫不及待地看起了这本书。这本书让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优秀的绵羊》,同样是对于精英大学教育的批判只不过方面不同,同样文字吸引我一直读下去。 翻译还是很不错的,本来渐渐有意识只要不是专业性很强(除了计算机专业)的外文书籍,自己都会尝试先看原文,但这本书翻译的确不错。

以下观点只是我一个理科生读书过程中的个人偏颇之见,对书籍和作者并无意见,只是写出我不成熟的想法。 对这本书中的部分观点价值观不是很认同,不知道是因为不同国情还是自己价值观,一部分价值输出觉得大可不必。人生苦短,何必花时间纠结一些“生来就无法改变只能靠下辈子投胎改变”的事情,何不改变可以改变的和转变心态。我渐渐相信人各有命,上天将你放在了那个阶级那个位置,是要你体验人生的。人生而不平等,但也生而平等,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得到一些总是要失去一些。

第一章”来啊,跟我一起去意大利!“探讨了同学之间的相遇和相处。其实读这章的过程中自己是想弃书的,遣词造句是不错,但是感觉全章都在说旅游奢侈品同学间的对比。当时觉得真大可不必。人生那么多值得追求的,和物质奢侈品捆绑在一起,而这些本就是由少部分人来定义的。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有吃有穿有住,去追求更有价值的事情不好吗?富人买奢侈品和普通人买没有品牌的东西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都是基于已有的金钱。

但还是看了下去,因为第二章“您能为我在书上签个名吗?”探讨的是学生如何与教授和行政老师进行互动,以及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利用大学所提供的资源。这其实是我挺好奇的一部分,因为在这方面自己就符合文中DD(Doubly Disadvantaged)双重贫困生的做法:不敢主动找老师怕麻烦老师。但是之前亲眼见到国外毕业好几年的学生也会和导师保持联系,就继续读了下去。读完我的行事可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至少对于频繁和老师联系,或许会被其他人视为“阿谀奉承”的这类学生有了更多理解。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在很多事情上每个人遵从内心就好,至于有因就有果,少点怨天尤人(说的就是我)。

读到第三章”我,也,饿“,其实是挺惊讶的,惊讶于美国的这种贫富差距,在想是不是越发达贫富差距就越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大学放春假而吃不饱饭无法学习,但又不理解作者文章的排版。第一章聚焦于品牌,第三章才聚焦于最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难免有点荒谬。不由得联想到2022年上海魔幻的疫情。

读完书后,想作者是做研究的,自然是要发现高等教育中的问题了,在每一章的最后作者都或多或少分析了原因并给出了一些缓解/解决方法。

想到罗素的那句:”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Diversity is essential to happiness.